无尘室保洁打扫流程
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5-07-11 浏览次数 :2
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关键原则:
清洁即污染源 —— 每一步操作都需评估是否引入新污染。专业无尘室保洁必须由认证机构执行,普通家政公司无法满足技术要求。建议选择具备ISO 14644认证及生物医药行业服务经验的供应商。
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关键原则:
清洁即污染源 —— 每一步操作都需评估是否引入新污染。专业无尘室保洁必须由认证机构执行,普通家政公司无法满足技术要求。建议选择具备ISO 14644认证及生物医药行业服务经验的供应商。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一、 前期准备:安全与污染控制
人员资质与培训
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
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
环境准备
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
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
HEPA吸尘:
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
粘尘滚筒:
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
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
清洁剂配制:
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
擦拭方法:
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
分区清洁:
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
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
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
特殊区域:
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
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
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
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
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
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
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
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
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
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
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
实时监测:
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
表面测试:
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
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
记录追溯:
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
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
绝对禁止:
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
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
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
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
风险预案:
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
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
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
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
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
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
一、 前期准备:
安全与污染控制人员资质与培训 保洁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了解洁净室等级、污染控制原理及应急预案。
穿戴指定洁净服(连体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鞋套),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(Class 100及以上需双层手套)。
禁止携带手表、首饰等易脱落物品。
清洁工具与耗材 专用无尘工具:超细纤维抹布(ISO 3级以上)、无脱落拖把、HEPA吸尘器、无尘室专用粘尘滚筒。
清洁剂:中性无离子清洁剂、75%无菌酒精、去离子水(DI水)禁用含硅或挥发性溶剂。
所有工具使用前需用酒精擦拭消毒。 环境准备 关闭部分区域送风系统(如需),但保持正压差防止外部污染侵入。

设置警示标识,划分清洁区域。
二、 清洁流程: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 1. 干式清洁(优先去除大颗粒) HEPA吸尘:使用带ULPA/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,沿气流方向(顶棚→墙面→地面)吸尘,重点覆盖设备表面、墙角、地面格栅。 粘尘滚筒:滚动清洁墙面、台面、设备外壳(避免接触精密仪器)。 2. 湿式清洁(清除残留微粒和微生物)清洁剂配制:按比例稀释无尘室专用清洁剂(通常1:100~1:1000)或直接使用去离子水/酒精。 擦拭方法: 单向重叠擦拭:抹布折叠成1/4面,单向直线擦拭(不可来回),每面使用后更换新面。 分区清洁: 顶棚 & 墙面:自上而下,使用可伸缩无尘拖把; 台面 & 设备:用浸润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,按S形路径擦拭; 地面:专用无尘拖把,沿气流方向平行拖洗。 特殊区域: 地板格栅:拆下后单独冲洗(使用DI水),彻底干燥后装回; 高效送风口(HEPA/ULPA):仅外表面清洁,严禁触碰滤芯。 3. 消毒(微生物控制关键)无菌酒精(75%)或专用无尘消毒剂喷洒于表面,作用5~10分钟后单向擦干。 频率:Class 10000及以上区域每日消毒,Class 100每周2~3次。 三、 清洁频率与等级对应标准洁净等级 (ISO 14644) 清洁频率 关键控制点 Class 1-5 (百级/十级) 每日+实时监控 微粒≤0.1μm,表面微生物取样检测 Class 6-7 (千级/万级) 每日 重点监控设备表面菌落数 Class 8-9 (十万/百万) 每周2~3次 地面/墙面可视清洁度四、 质量控制与验证实时监测: 清洁过程中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3μm/0.5μm粒子浓度。 表面测试: 接触碟法:对台面、墙面取样培养(如Rodac Plate),检测菌落数(CFU); 擦拭取样法:棉签擦拭表面后溶入液体测微生物残留。 记录追溯: 完整记录清洁时间、人员、区域、使用试剂及检测数据(符合GMP/ISO要求)。 五、 禁止行为与风险控制绝对禁止: 使用普通扫帚、羽毛掸子(产生扬尘); 自来水冲洗(含离子污染); 喷洒清洁剂(气溶胶污染); 不同洁净区工具混用。 风险预案: 意外污染(如液体溅洒):立即用吸附垫覆盖,按SOP处理; 设备损坏:停止清洁并报告工程师。 六、 工具维护与存放清洁后所有工具用DI水冲洗,75%酒精消毒,存放于专用洁净柜; 抹布/拖把头单独密封包装,灭菌后使用(Class 100以上要求); HEPA吸尘器过滤器每月检测,每年更换。